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不同类型湿地土壤盐分的剖面分异特征

2020-03-02分类号:S156.41

【作者】王大伟  白军红  赵庆庆  卢琼琼  张树岩  
【部门】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山东省科学院生态研究所山东省应用微生物重点实验室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河口管理站  
【摘要】为探究高强度人为干扰是否改变滨海湿地土壤盐分的剖面特征,采集黄河三角洲典型自然湿地和人为干扰湿地不同植物群落下的土壤剖面样品,进行实验室测定。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土壤剖面含盐量及理化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由陆向海湿地土壤从轻度盐渍化向盐土过渡,盐分剖面特征受人为活动影响显著,同时人为影响因植被类型而异。总体而言,人为干扰湿地土壤盐渍化程度高于自然湿地。土壤盐分剖面类型可划分为表聚型、震荡型和均匀型三种,空间上由海向陆土壤盐分剖面类型由表聚型、震荡型向均匀型转变。人为干扰湿地中的柽柳(Tamarix chinensis)群落和裸地土壤盐分表聚特征明显,属于表聚型剖面,表聚系数为63%,均匀型剖面占比最高,达到2/3。当地人为筑坝修路等建设活动,通过直接阻断或改变地形等方式削弱了湿地潮汐的水文连通过程,进而改变土壤含水率、容重等生境要素,可能成为影响盐分剖面特征的重要因素。通过闸阀调控、生态补水工程等水文连通恢复措施,改善湿地土壤盐碱化问题,有助于推动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可持续发展与管理。
【关键词】土壤含盐量  土壤剖面  聚类分析  植物群落  黄河三角洲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505906);; 北京师范大学学科交叉建设项目(11500-312231104);北京师范大学博一学科交叉基金项目(BNUXKJC192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所属期刊栏目】自然资源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