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再国际化”困境的国内政治因素:资源交换与首相主导
2020-03-01分类号:F823.13;D731.3
【部门】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亚洲金融危机后,日本官方日元"再国际化"启动后不久即再度停滞,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涉及国内政治因素。小泉执政后,日元国际化的政策目标与其旨在短期内脱离通货紧缩的经济方针发生了严重冲突。随着"官邸主导"的逐步确立,大藏省(2001年后改为财务省)对日元再国际化政策过程的"单边主导"传统受到了首相以及官邸因素的实质性干预与制约。研究表明,在首相、财务省以及日本银行的多边互动中,借助预算编成权力强化以及对日本银行人事权的主导等"资源"的灵活运用,小泉对财务省和日本银行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施压;财务省和日本银行则分别依托财政领域的"专业性"积累以及法定的金融政策"独立性"的"资源",在积极配合首相提振经济的同时成功维护了组织利益和核心政策理念。政策参与者间的多边"资源交换"本质使首相在有效缓解政策对立的同时,客观上推动形成了财政、货币与金融三大经济政策相互依存的政策连带效应。首相对货币政策过程的实质性主导成为日元"再国际化"急剧转变的关键因素。国内政治环境的上述变化使日本官方丧失了推动日元国际化的政治动力,这比经济因素产生的负面效应更为深刻与持久。
【关键词】日元“再国际化” 政策过程论 中枢决策 资源交换 首相主导
【基金】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国际金融公共产品视角下的全球人民币供求体系研究”(19CGJ045);; 2017年度上海市社科规划一般课题“新常态下人民币国际化路径选择研究——以国际金融公共产品的供求关系为中心”(2017EGJ002);; 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国际金融公共产品供求困境问题研究——以全球美元流动性为考察对象”(17YJCZH117)
【所属期刊栏目】现代日本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