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贮玉米不同器官产量贡献率对密度调控的响应
2020-02-28分类号:S513;S548
【部门】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 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土壤肥料和节水农业工作站
【摘要】为揭示不同类型青贮玉米各器官产量对于密度调控的响应规律,以粮饲兼用型品种冀承单3号及青贮专用型品种真金青贮31号为供试材料,设5个密度梯度,分别为45 000,60 000,75 000,90 000,97 500株/hm~2,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进行了青贮玉米不同器官对全株饲用产量贡献率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冀承单3号全株产量主要贡献器官为籽粒,其次是茎秆和叶片;在45 000株/hm~2及97 500株/hm~2密度下,真金青贮31号全株产量主要贡献器官为叶片,其次为茎秆,再次为籽粒;而在75 000株/hm~2密度下,真金青贮31号全株产量主要贡献器官为籽粒,其次为叶片,再次为茎秆。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茎秆及叶片产量贡献率呈现先降后升变化趋势,苞叶、穗轴及籽粒呈现先升后降变化趋势;而茎秆及叶片含水率随着密度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变化趋势,苞叶、穗轴及籽粒含水率随着密度增加呈现先降后升变化趋势。全株产量与鲜草器官产量呈正相关关系,与籽粒器官产量呈负相关关系,各器官产量均与其含水量呈负相关关系。从全株青贮产量最高角度,推荐冀承单3号适宜种植密度90 000株/hm~2,推荐真金青贮31号适宜种植密度75 000株/hm~2。
【关键词】青贮玉米 饲用产品器官 产量贡献率 密度调控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7YFD0300802);; 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基金课题内蒙古自治区中加饲用玉米试验与示范;;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017MS0348);; 农业农村部华北黄土高原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25204120);;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CARS-02-63)
【所属期刊栏目】华北农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