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长期施肥对黔中黄壤碳氮活性的影响

2020-02-28分类号:S153.6

【作者】张雅蓉  李渝  刘彦伶  黄兴成  张文安  蒋太明  
【部门】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农业部贵州耕地保育与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摘要】【目的】探明黔中黄壤在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碳氮变化关系,为黄壤碳氮循环理论的构建、区域土壤质量评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基于贵州省黄壤长期定位监测点,研究不同施肥措施下旱地土壤活性碳、氮演变及其耦合特征。【结果】①有机肥处理黄壤有机碳及有机氮含量均明显提升,各有机肥处理有机碳和有机氮含量较不施肥处理分别提高18%~33%和10%~30%,且随有机肥用量增加其含量明显提升。②有机肥处理有机碳和有机氮储量也显著提升,分别较不施肥处理提高6%~18%和13%~32%。③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及溶解性碳均以有机肥处理较高,较不施肥处理分别提高12%~37%、63%~95%和14%~68%;土壤溶解性氮以化肥处理略高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④微生物量碳与溶解性有机碳占土壤有机碳的比例和微生物量氮占土壤全氮的比例以有机肥处理较高;溶解性有机氮占土壤全氮的比例以化肥处理较高。⑤各施肥处理微生物量碳氮比均在10以上,显示黄壤中真菌较多,有机质分解较快。⑥短期内,土壤有机碳、氮与微生物量碳、氮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性;作物产量与有机氮及溶解性有机碳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性。【结论】施用有机肥有利于增加土壤碳、氮库容和提高作物产量;相比土壤有机碳、氮,土壤活性碳、氮组分较有机碳、氮是评价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变化的更敏感指标。
【关键词】黄壤  长期定位施肥  活性碳氮组分  碳氮耦合
【基金】贵州省联合基金项目[黔科合LH字(2015)707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61069);; 贵州省科技平台及人才团队计划项目[黔科合平台人才(2018)5604]
【所属期刊栏目】西南农业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