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如何影响我国老年人健康水平?
2020-02-27分类号:D669.6;G40-05
【部门】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华侨大学数量经济研究院 华侨大学统计学院
【摘要】文章基于CHARLS数据库,实证研究了教育对我国老年人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教育对老年人的日常行为能力与心理健康均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尽管老年人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已经下降,但教育对健康的影响结果可以启发人们从年轻人开始就加强教育,使下一代在年老时能够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第二,教育对老年人的日常行为能力与心理健康的影响效应均存在性别差异、城乡差异与区域差异。第三,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发现,教育的提升对老年人的日常行为能力的影响除直接作用外,还能通过个人经济状况的中介作用得以改善;而教育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的中介效应,则主要是通过日常行为习惯产生。虽然教育对躯体健康未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但是能够通过生活行为习惯产生显著的中介效应。另外,教育对老年人躯体健康与日常行为能力的中介影响还会受幸福感的调节。基于以上结论,除个人应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提高对潜在慢性疾病的忧患意识外,政府还应加大对"空巢"老人的精神抚慰,建立健全医疗健康保障体系,增加医疗保险的参保率。
【关键词】教育水平 躯体健康 日常行为能力 心理健康 中介效应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97304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573093);; 华侨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17011020003)
【所属期刊栏目】财经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