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自由教育哲学的美丽、哀愁与淡定:约翰·怀特与五位学者的论辩
2020-02-25分类号:G40-02
【部门】屏东大学教育行政研究所
【摘要】彼得斯及其同僚弟子在20世纪60年代立基于启蒙时代以来的自由主义传统,正式将"自主性"标举为教育目的。这不仅是当年伦敦学派很鲜明的教育主张,其所重视的理性反思也同样形塑了课程规划、教学方法、公民与道德教育,影响深远。不过,80年代以后,逐渐引起了多元的反思。怀特曾以自由主义的立场与乔娜珊、卡尔、史密斯、斯坦迪什及麦克罗荷林五位学者相互论辩。他们的论辩内容反映出英国当代教育哲学之发展具有和而不同、海纳百川的特色,分析与综合交互为用的方法论特征,及接地气的教育哲学实践性格。英国教育哲学的发展,无论对于方法论革新还是教育政策反思而言,均值得华人世界从事教育哲学的研究者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教育哲学 分析的教育哲学 自主性 自由主义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教育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