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供应链视角下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比较——兼论环节多、链条长的流通难题

2020-02-25分类号:F326.6

【作者】于海龙  武舜臣  张振  
【部门】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摘要】本文从供应链的视角对比分析了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发现:鲜活农产品供应链产销两端的基本形态,决定了批发市场模式的主导地位。批发市场模式下,各环节间松散的契约关系、较高的交易成本是流通效率低、损耗大的根源,而由各环节市场结构和信息优势不同导致市场力量沿着供应链自上而下不断增强,进而形成种养环节收益最低的利益分配机制。相较于批发市场模式,各类短链模式在不同程度上减少了流通环节,缩短了流通链条,但各模式有其特有的适用性、优势与不足,尤其是均建立在对我国鲜活农产品产销基本形态的某种改进之上,这就注定了这些模式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难以成为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的主导模式。因此,在政策设定上应避免过度的"去批发市场化",对各类创新型短链模式则应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避免脱离区域实际和模式适用性的政策强推。
【关键词】鲜活农产品  供应链  流通模式  适用性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畜牧业生态化养殖的实现路径和政策保障研究”(编号:19CGL034);; 首都流通业研究基地项目“多维视域下首都鲜活农产品流通优化研究”(编号:JD-ZD-2018-004);;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首都流通服务业空间布局优化对策研究”(编号:14JDJGC05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农村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