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环北极地区地表径流变化及其原因
2020-02-25分类号:P333.1
【部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
【摘要】本文利用The Global Runoff Data Base(GRDB)和The Arctic Great Rivers Observatory(ArcticGRO)地表径流数据研究了1930年以来的俄罗斯环北极地区六大河流地表径流变化规律,并综述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为进一步科学理解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背景下的俄罗斯环北极地区的径流变化规律,进行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①北德维纳河、伯朝拉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和科雷马河年径流量分别以每年1.53 m~3/s、7.27 m~3/s、15.37 m~3/s、19.59 m~3/s、38.41 m~3/s、21.15 m~3/s的速率呈增加趋势。径流的年内分布特征表现为春季和夏季的洪峰流量降低,冬季径流量增加,径流年内分配趋向更加均匀。②径流量的年际变化主要受气候变化影响,人类活动对大部分地区的年径流量影响不大,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两大因素共同驱动改变了径流的年内分布特征。研究结论对深入理解气候变化影响下的北极河流径流变化、探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跨界水资源合作开发,以及制定北极变化的减缓和适应对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地表径流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环北极地区 俄罗斯
【基金】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子课题(2017FY101301;2017FY101302);; 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ZDRW-ZS-2017-4);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子课题(XDA2003020101)
【所属期刊栏目】资源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