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沼虾养殖周期中PAHs的生物累积特征及食用风险评价
2020-02-24分类号:TS254.7
【部门】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中心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 上海申漕特种水产开发有限公司
【摘要】多环芳烃(PAHs)是一种由2个或者多个苯环组成的具有致癌性的有机污染物,广泛地存在于各种环境介质中。为了解上海金山区漕泾建国路某养殖虾塘内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体内多环芳烃的残留水平及食用风险。测定了采自2018年7-9月金山区罗氏沼虾体内16种PAHs的浓度,分析不同时期的累积特征并计算了其潜在食用风险。研究结果表明:除了ANY、ANA、DBA、IPY和BPF以外,其余的11种PAHs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不同时期罗氏沼虾体内∑PAHs浓度范围为47.6~106 ng/g干重(dw);PAHs优势组分为3,4环结构,其中4环占比最高,优势单体为ANT、BaA和CHR;溯源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池塘内PAHs主要是来源于燃烧源;采用美国环保署(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模型对食用罗氏沼虾引起的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金山区罗氏沼虾养殖虾塘PAHs致癌风险ILCR值处于可接受水平,不会对消费者的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关键词】金山区 养殖虾塘 多环芳烃 生物累积 风险评价
【基金】上海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虾类)项目(沪农科产字﹝2018﹞第5号)
【所属期刊栏目】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