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新中国城乡治理70年的演进逻辑

2020-02-23分类号:F320;F299.2

【作者】武小龙  
【部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摘要】共生治理包括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共生界面与共生模式四大要素,从共生治理的理论框架解释新中国城乡关系70年的演进逻辑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发现,新中国城乡治理主要经历了三次重要转型:1949—1978年的"寄生型"治理、1978—2002年的"偏利共生型"治理、2002—2017年的"非对称互惠共生型"治理、2017年之后城乡"对称互惠共生治理"理念的提出。本质上看,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结构关系折射的是中国社会的整体性变迁,城乡共生型治理遵循的是一种渐进主义的改革方案,反映的是国家政权建设中国家与农民关系的重构,最终目标是为了在对称互惠共生治理中实现城乡社区的空间正义。
【关键词】乡村振兴  共生型治理  寄生治理  偏利共生治理  对称互惠共生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共生式发展’的治理机制创新研究”(编号:16CZZ027);;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12批特别资助(站中)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城市利益让渡’的治理机制研究”(编号:2019T120421);; 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一般项目“新时代江苏城乡区域文化融合发展的政府战略研究”(编号:19SYB-08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城市利益让渡’的实现机制研究”(编号:NR2019017)
【所属期刊栏目】农业经济问题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