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垂直专业化分工结构与就业效应研究
2020-02-22分类号:F125;F15;F249.2;F249.5
【部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摘要】文章基于WIOD世界投入产出表和社会经济账户数据(SEA),采用WWZ方法测算了2000~2014年中欧双边制造业与服务业垂直专业化水平与结构,并对中欧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就业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从制造业来看,中国通过与欧盟的贸易往来,提升了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作用及地位。不过目前中国制造业GVC地位依旧落后于欧盟,但是差距在缩小。从服务业来看,中欧中间服务融合程度较高。中国进口中间服务的目的更多为下一个阶段出口,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与全球价值链地位得到一定的优化升级,而欧盟服务进口更多为自身消费,进一步再出口的比例在下降。总体来看,中欧垂直专业化分工提升了中国制造业就业水平,但对服务业就业有负向作用;对不同技能水平的劳动力就业和不同细分行业就业影响存在明显异质性。
【关键词】垂直专业化分工 就业效应 贸易增加值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价值链视角下的本地市场、创新资源投入与出口企业技术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7BJL107);; 上海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全球价值链分工下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就业结构变动效应研究”(项目编号:2016BJB00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与中东欧的贸易潜力研究”(项目编号:17YJA790081)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世界经济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