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20世纪以来经济停滞理论研究的三次高潮

2020-02-22分类号:F091.3

【作者】蒋雅文  杨苹苹  
【部门】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经济停滞理论研究从属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研究的范畴,资本主义经济停滞的种种表现往往都表示着资本主义严重经济危机的存在,因此对这一理论的研究同样构成对于资本主义历史命运的探究。20世纪以来,伴随着资本主义严重的经济危机,先后涌现出经济停滞理论研究的三次高潮。第一次研究高潮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主流经济学家从消费与投资角度展开对停滞问题的讨论,而左派学者则从垄断资本主义性质角度认识停滞问题。第二次高潮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时期,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从供需关系和货币供应量视角认识停滞问题,而左派学者则开启了从"消费不足"视角来解释经济停滞。第三次高潮出现在2008年以来的"大衰退"时期,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开始关注影响资本主义经济停滞的社会因素,而左翼学者则着重探讨了金融化趋向和制度性因素对经济停滞的影响。
【关键词】经济停滞  大萧条  滞胀  大衰退
【基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基金资助;;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基金项目“罗莎·卢森堡的危机理论及方法论意义研究”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南开经济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