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新时代中小学教学名师的培养策略

2020-02-20分类号:G635.1

【作者】朱宁波  秦丽楠  
【部门】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摘要】中小学教学名师培养是提升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的重要举措,在教育均衡化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中小学教学名师具有高尚的师德,对教学规律具有科学系统的认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其专业成长既需要外力助推,也需要内省式自我发展。然而,当前中小学教学名师培养依然存在发展目标功利性较强、理论与教学实践脱节、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意识较弱、系统化的专业引领欠缺以及反思教学与行为转化意识欠佳等问题。原因在于名师的专业成长受社会历史文化、教师自我理解与身份认同、实践共同体的共建共享等多重因素共同制约。因此,新时代中小学教学名师培养需设定"以师为本"的培训设定、构建"需求为基"的培训内容、创新"多元参与"的培训方式、实施"行为导向"的培训评估。未来的中小学名师培养要实现四个转变,即培养目标由"外促"到"内生"、培养方式由"共性"到"个性"、培养内容由"反思"到"建构"、培养价值由"个体优秀"到"群体共生",进而促进中小学师资整体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教学名师  教师专业发展  专业引领  自主学习  组织提升
【基金】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双核’背景下教学名师培养策略与成长路径研究”(项目编号:JG18CB384)
【所属期刊栏目】教育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