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虾幼体中肠腺的结构和细胞化学研究
2000-07-12分类号:Q954
【部门】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山东青岛266003 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山东青岛266003 青岛海洋大学测试中心!山东青岛266003 青岛海洋大学测试中心!山东青岛266003 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山东青岛266003
【摘要】用组织学、细胞学以及细胞化学等手段对中国对虾中肠腺的结构发生和功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肠腺始于N4~5期,为中肠前端先后向两侧突出的2对盲囊,第1对中肠腺育囊至M3期退化消失,成体中肠腺由第2对中肠腺盲囊发育而成。中肠腺小管上皮在Z2期细胞已有了分化,由4类细胞组成,即胚细胞(E细胞)、纤维细胞(F细胞)、泡状细胞(B细胞)和吸收细胞(R细胞)。电镜下,腺上皮细胞在发育的各个时期基本一致;E细胞的核质比大,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F细胞舍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及酶原颗粒,该细胞在微绒毛处可见ACP活性,主要进行细胞外消化;B细胞有明显地微胞饮现象,该细胞内可见明显的ACP阳性反应物质,表现出旺盛的细胞...
【关键词】中国对虾 幼体 中肠腺 细胞学 细胞化学
【基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项目!( UNESCO 861.359.8); 国家攀登计划B资助项目!(PDB6-2-2)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水产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