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农地确权对农民非农业劳动参与的影响

2020-02-20分类号:F321.1;F323.6

【作者】李江一  
【部门】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在2013年和2015年搜集的微观面板数据,以2009年开始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DID)考察了农地确权对农民非农业劳动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农地确权可使参与非农业劳动的农民数量增加约6.5%。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农地确权显著降低了农村闲置劳动力的比例,但并未降低农业劳动参与率,这表明,农地确权后增加的非农业劳动参与者主要来源于农村闲置劳动力。影响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农地确权既可通过强化地权稳定性而促进非农业劳动参与,也可通过影响农业投资方式来进一步优化劳动力分配。此外,农地确权还具有通过促进土地流转而提高非农业劳动参与的微弱效应,但其尚不具有缓解融资约束而抑制非农业劳动参与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农地确权  非农业劳动参与  双重差分模型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辐射带动效应研究”(项目编号:71903140);;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农地确权对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8YJC790081);; 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农地确权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项目编号:2018M643458)的阶段性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