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经贸合作区、制度禀赋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
2020-02-18分类号:F125
【部门】昆明理工大学
【摘要】境外经贸合作区作为"一带一路"建设中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战略平台,为承接产业转移和化解企业海外投资风险提供了有效渠道。基于东道国宏观、微观制度安排视角,实证检验境外经贸合作区对中资企业境外投资的制度供给作用。研究发现:境外经贸合作区的设立、东道国制度质量对中国OFDI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从与微观营商环境的交互作用来看,境外经贸合作区的设立有效降低了低质量的东道国微观营商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在优化企业要素流动、保护投资权益、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制度建设,降低东道国准入门槛,完善境外经贸合作区投资服务体系,使之成为全方位承接生产要素流动、弱化投资风险和提升投资收益的生产平台,助力中资企业的海外投资。
【关键词】境外经贸合作区 营商环境 OFDI “一带一路”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产品内分工下GMS地区制造业持续嵌入全球生产网络的升级演化路径研究”(4156102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东道国需求的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产能合作研究”(16BJY081);; 云南省科技厅项目“东南亚国际科技合作机制与路径创新研究”(2018RD007)
【所属期刊栏目】改革与战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