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新时代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特殊素养及培养路径

2020-02-15分类号:G755.1

【作者】黄健毅  黎芳露  
【部门】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而建设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教师队伍是解决当前民族地区乡村教育困难和问题的重要途径。民族地区乡村呈现文化多元化和教育需求多样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除一般素养外,还应具备由本土化知识、跨文化能力及乡土情怀构成的特殊素养。其中,本土化知识应包含地方自然与人文的知识以及地方学生心理特征知识;跨文化能力应包含适应多元文化的能力和整合多元文化的能力;乡土情怀应包含对民族地区乡村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的认同和热爱,以及以教育促进民族地区乡村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特殊素养的培养需基于民族地区乡村教育背景、教育目标的特殊性,从课程体系、课程资源、课程实践三方面开展基于本土文化背景的有根基、有情感、有实践的融合共生的教师教育。具体而言,可以从特殊素养显现于培养目标中、本土文化融合于课程内容中、挖掘利用民间资源、丰富校园民族文化、融本土实践于课程教学中、悟教育智慧于实践环节中六方面着手培养新时代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特殊素养。
【关键词】民族地区  乡村教师  特殊素养  本土化知识  跨文化能力  乡土情怀
【基金】2018年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本土化’取向的师范生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8JGB337)的阶段性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民族教育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