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视域下地方综合性高校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以临沂大学为例
2020-02-15分类号:G647.38;S-4
【部门】临沂大学
【摘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新创业人才的规模与质量。随着国家提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战略规划,这就更需要高等农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改革与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社会需要,同时也是新时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历史使命之一。而设置农科专业的地方性高校,也应立足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实际,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为自身责无旁贷的使命。研究立足于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结合现代农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着力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多样化"与"个性化"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完善适应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课程体系,建立与创新创业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方式方法和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适应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团队,不断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拓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资源,最终解决地方综合性高校涉农专业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协调与适应。不断加强涉农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的培养,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创新创业 地方综合性高校 涉农专业 人才培养
【基金】2014年度临沂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基于“校企联动”模式的动物医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 2016年度临沂大学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药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18年度临沂大学学生学习评价改革课程:兽医药理学
【所属期刊栏目】高等农业教育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