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长江中游监利江段鱼类早期资源及生态调度对鱼类繁殖的影响

2020-02-13分类号:S917.4

【作者】孟秋  高雷  汪登强  段辛斌  刘绍平  陈大庆  杨梦露  郑永华  
【部门】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上游渔业资源与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摘要】为了解三峡水库试验性生态调度后长江中游监利江段鱼类早期资源现状,本研究于2018年、2019年的5—7月份对该江段卵苗种类组成、资源量、产卵场及生态水文指标开展了调查,共鉴定出鱼类7目14科54种(属),其中产漂流性卵鱼类26种。仔鱼组成以贝氏?(Hemiculter bleekeri)(占仔鱼总捕捞量的44.9%)、紫薄鳅(Leptobotia taeniops)(占15.2%)、沙鳅属(Botia sp.)(占12.5%)为主。2018年估算通过监利江段的鱼卵、仔鱼径流量分别为33.3×10~(8)粒、324.2×10~(8)尾;2019年分别为35.9×10~(8)粒、1140.7×10~(8)尾。监利江段成为鳊(Parabramis pekinensis)、银鮈(Squalidus argentatus)等鱼类的重要产卵场。生态调度对监利江段贝氏?、鳊、银鮈等鱼类的自然繁殖有明显促进作用。产卵量与涨水持续时间、流量累积涨幅呈正相关。监利江段涨水持续时间4 d及以上,流量累积涨幅3500 m~(3)/s及以上时,产卵量可占当年调查期间鱼卵总规模的8.4% 以上。建议继续开展并优化生态调度,加强监利江段鱼类早期资源的基础研究。
【关键词】生态调度  仔鱼密度  种类组成  产卵场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60216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900903);; 农业部项目“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主要经济物种产卵场及洄游通道调查”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水产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