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的绩效增长与反向选择效应——兼论实现高质量增长的资本市场改革路径
2020-02-11分类号:F832.51
【部门】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摘要】本文从金融服务实体企业角度探讨了沪港通对"成分股"绩效增长是否存在激励效应和治理效应,以及沪港通的成分股"选择机制"是否存在"反向选择效应",并综合运用线性调整、逆概率加权、内生处理效应、异质性处理效应等估计方法,得出如下结论:(1)"沪港通"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提升成分股企业的绩效水平;(2)沪港通持股水平高更有助于提升企业绩效水平,表明沪港通持股存在治理效应;(3)政策实施过程存在潜在的福利损失——那些在"沪港通"中受益水平较低的企业更大概率地被选入成分股,从而降低了开放政策所能达到的最优福利水平。这表明以"试点"方式进行资本市场开放,会产生因"反向选择"而导致的福利损失。因此,需要加强改革的"强度"和"广度",适时提升"沪港通"交易份额,并扩大沪港通成分股范围,以提高微观企业增长水平及增长质量。
【关键词】沪港通 绩效激励效应 治理效应 反向选择效应 资本市场改革路径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货币政策波动与企业投资结构再平衡研究”(17BGL062)
【所属期刊栏目】财贸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