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产业振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
2020-02-10分类号:F320
【部门】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客观评价乡村产业振兴发展状况,评估各省份乡村产业振兴发展水平及短板,对于协同推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助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了以农产品、农业多功能以及农业支撑为主的乡村产业振兴体系理论分析框架,采用熵权TOPSIS法对全国30个省份(不包含港澳台和西藏地区,下同)乡村产业振兴发展指数进行了定量测度和比较。研究发现:①乡村产业振兴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复合型的有机整体,既要体现总体逻辑主线又要体现区域特色。②全国30个省份乡村产业振兴发展指数整体划分为3个梯队,且各梯队之间乡村产业振兴发展指数差异较大,指数得分排序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③全国30个省份农业多功能产业体系发展指数得分整体优于乡村农产品产业体系发展指数与农业支撑产业体系发展指数,且各地区在乡村产业发展体系中存在不同的发展短板和弱项。④乡村产业振兴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人均GDP越高的省份,乡村产业振兴发展指数得分也越高。
【关键词】现代农业 产业振兴 乡村振兴 指标体系 熵权TOPSIS法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金融反贫困创新研究”(19FJYB022);; 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沱江流域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项目“沱江流域乡村振兴发展指数构建研究”(19TJLY009);;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四川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政策优化研究”(ZDF18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世界农业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