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头足类角质颚的色素沉积机制

2020-02-06分类号:S917.4

【作者】林静远  刘必林  金宵  
【部门】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上海海洋大学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海洋大学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  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要】角质颚是头足类重要的摄食器官,其表面具有特殊的色素沉积。为了探明角质颚色素的沉积机理,本研究分析了角质颚色素沉积程度不同的3种头足类(剑尖枪乌贼、茎柔鱼、曼氏无针乌贼),以及茎柔鱼角质颚色素沉积程度不同部位(喙部、侧壁、翼部)的主要化学成分和碳氮稳定同位素比。结果显示,茎柔鱼角质颚不同部位的蛋白质与儿茶酚含量为喙部>侧壁>翼部,而C/N比值为翼部>侧壁>喙部;3种头足类角质颚中蛋白质与儿茶酚含量为曼氏无针乌贼>茎柔鱼>剑尖枪乌贼,而C/N比值为剑尖枪乌贼>茎柔鱼>曼氏无针乌贼。茎柔鱼角质颚各部位壳聚糖含量与C/N值呈显著正相关,各部位蛋白质含量与C/N值呈显著负相关;3种头足类角质颚C/N随壳聚糖含量增大而增大,C/N随蛋白质含量增大而减小。角质颚C/N增大,则几丁质含量高,蛋白质含量低,对应色素沉积变浅;C/N减小,则几丁质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对应色素沉积变深。研究表明,蛋白质与几丁质含量的高低决定角质颚色素沉积的深浅,这一结论为研究头足类种间食性差异以及个体发育期食性转变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头足类  角质颚  色素沉积  化学成分  C/N比值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D09014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76141);;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18PJ1404100);; 上海市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岗位计划项目(0810000243);; 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19DZ1207502)~~
【所属期刊栏目】水产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