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历史经验与未来思考
2020-02-05分类号:F321.1
【部门】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主线始终是围绕"公平"与"效率"展开的。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农村进行了世界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集体所有制运动;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建立了"家庭承包经营制"以赋予农民群众更加自主的生产经营权;21世纪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将提高中国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作为改革重心,我国农村实施了"土地确权"和"三权分置"的政策服务于农民的土地流转。在以上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历程中,本文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经验进行归纳。如始终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革主体由政府主导型转为农民主导型;通过土地权能多元化实现农民更多的土地权益;增强农业资本的有机构成为土地制度改革的主旋律等。最后,本文也对未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深化改革提出了相关思考。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70年 农村土地制度 集体所有制 乡村振兴战略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思想与实践研究”(15059004);;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研究”(16KDB018)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学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