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低保制度的减贫效果——基于贫困脆弱性视角的实证分析
2020-02-05分类号:F323.8
【部门】天津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摘要】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我国减贫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缓解居民贫困理应发挥出应有成效。文章从贫困脆弱性视角切入,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匹配数据,运用倾向匹配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农村低保制度的减贫效应。结果显示低保制度并没有降低农村家庭的贫困脆弱性,在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没有改变。根据不同贫困类型家庭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农村低保会提高在当期处于贫困状态家庭的贫困脆弱性。梳理背后的影响机制,发现获得低保救助的农村家庭会减少其劳动时间,也即存在显著的福利依赖效应,同时也会降低农村家庭的主观社会地位,削弱其向上流动的信心,此外还会减少从外部获得的私人转移支付数额,不利于未来贫困状况的改善。
【关键词】农村低保 贫困脆弱性 福利依赖 主观社会地位 私人转移支付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等收入者比重统计测度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15CTJ00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贫困退出考核评估的统计测度研究”(17ZDA095);; 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天津市居民家庭贫困脆弱性的统计测度与发生机制研究”(2017SK109);; 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项目“参与式贫困识别方法的构建及其实践研究”(2018LY52)
【所属期刊栏目】财政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