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乡村文化景观保护的现实境遇及路径——基于“人地关系”的环境教育路径

2020-01-25分类号:TU982.29;G249.2

【作者】孙彦斐  唐晓岚  刘思源  
【部门】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南京林业大学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研究院  
【摘要】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但乡村文化景观的现实境遇堪忧,集中表现在传统建筑、街道的破坏,优良文化传统的消弭以及文化联结、治理体制的脱节等。乡村文化景观本质上是人与环境关系的一种文化体现,既包含物质形态的实体景观,也包含人地关系、社会结构等精神层面的意识形态。乡村文化的振兴关键在于重构一种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文化景观治理体系,本文在充分认识乡村文化景观保护的内在逻辑的基础上,对乡村文化景观存续的内在逻辑进行深入认知研究,剖析了乡村文化景观保护的现实境遇及其产生原因,探究了乡村文化景观演进发展的路径,进一步通过厘清人地关系理论与环境教育之间的耦合机制,将环境教育用于解决人与环境的关系,明确了环境教育能够成为乡村文化景观保护的路径。在文化景观保护的实践层面,将人地关系为核心的环境教育实践,取代以往单纯的制度设计以及片面的保护手段,通过对表层物态实体、中层互动关系、深层社会机制三个层面的乡村人地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从认知上进行更广泛的维度拓展,并将环境教育的宗旨、方法嵌入乡村文化景观保护,在文化景观的保护管理职能中增加环境教育职能,实现乡村文化景观的人性化保护,从而实现乡村文化全面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  环境教育  乡村文化景观  人地关系
【基金】南京林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案例库建设项目(2018AL07);南京林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课题(2018B22)
【所属期刊栏目】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