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民族地区牧户贫困脆弱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20-01-25分类号:F326.3;F323.8
【部门】内蒙古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内蒙古农村牧区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基地 内蒙古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摘要】[目的]为清晰识别边疆民族地区牧户贫困程度,为后续精准扶贫政策及牧户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文章以边疆民族地区牧户为研究对象,分别以1.25美元、2美元和2 300元为贫困线标准,运用VEP估计方法对牧户贫困脆弱性进行测度,并以户主特征、家庭特征、畜牧业生产行为与草原生态政策选择行为4个层面综合构建牧户贫困脆弱性影响的Logit计量模型。[结果]牧户贫困发生率与贫困脆弱性发生率为4.07%和63.47%,其中贫困和非贫困牧户的贫困脆弱性分别为96.88%和62.06%。户主年龄、家庭规模以及绵羊、牛、奶牛、马和山羊的出栏数量与家庭贫困脆弱性呈现反向显著关系,而教育程度、家庭劳动力数量、出栏羊单位与家庭贫困脆弱性呈现显著正向关系,选择禁牧与草畜平衡牧户的贫困脆弱性更低。[结论]降低以中青年为主的牧户的畜牧业风险,构建中小牧户链接到现代农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与政策体系,鼓励牲畜种类多样化以及持续实施禁牧和草畜平衡的生态政策,是降低牧户贫困脆弱性与提升可行能力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边疆民族地区 牧户 贫困脆弱性 影响因素 可行能力
【基金】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边疆牧区牧户贫困脆弱性研究”(批准号:2015MS07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贫困地区农户社会网络资本对信贷可能性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批准号:71662023);; 内蒙古社科规划重大项目“2020年后内蒙古农村牧区扶贫战略转型与治理机制研究”(批准号:2018ZDA002)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