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雇农民工的经济同化强于受雇农民工吗?——农民工自我雇佣的决定因素与高质量经济同化
2020-01-21分类号:F323.6
【部门】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新时代的新型城镇化对农民工市民化提出了高质量要求,农民工与城镇职工高质量的经济同化是其社会融合和心理融合的物质基础。利用CLDS2014和CLDS2016调查数据的分析表明:人力资本较低、迁移时间较长、社会资本较多的农民工自我雇佣的可能性较大;自雇农民工相比受雇农民工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较容易实现与城镇职工(平均水平)的经济同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力量;同时,由于职业间的收入差距大于户籍间的收入差距,促进农民工由受雇到自雇的职业转换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从高质量经济同化看:自雇农民工不但初始收入低于自雇城镇职工,且收入增速相对较慢,与自雇城镇职工的收入差距扩大,难以实现高质量经济同化;而受雇农民工的初始收入虽然也低于受雇城镇职工,但收入增速相对较快,与受雇城镇职工的收入差距缩小,具有经济同化的趋势。自雇农民工难以实现高质量经济同化,原因在于人力资本水平较低、社会资本质量不高以及城镇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等导致其大多从事被动的生存型创业。为此,公共政策应通过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水平和社会资本质量以及完善劳动力市场体制机制等,鼓励农民工积极自主地进行机会型创业,并对自雇农民工和受雇农民工实行差别化的市民化促进政策。
【关键词】自我雇佣 农民工 城镇职工 经济同化 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新型城镇化 农民工市民化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503107;71403110);;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农村经济学”课题“新中国70年江苏高水平高质量建设农业现代化研究”;江苏省社会科学院自组学科课题“城乡融合视角下益贫式增长的实现路径研究”
【所属期刊栏目】西部论坛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