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降低科技行政审批腐败发生率——模型、机理与实现路径
2020-01-20分类号:D630;D262.6
【部门】安徽大学法学院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科技行政审批在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下,极易引发腐败行为。通过构建科技行政审批与腐败发生率关联机理模型,经过相关性分析、内在一致性与EFA检验以及二阶验证性因素分析,拟合出结构方程模型路径系数。结果显示,市场激励型科技行政审批能够直接影响腐败发生率,命令控制型科技行政审批与市场激励型科技行政审批都可以通过科技行政审批人员滋生消极腐败的公共服务动机进而产生腐败行为,市场化程度提升带来的外在影响相对于内在公共服务动机变异对于腐败发生率增加的影响表现得更加显著。因此,针对不同类型科技行政审批,可实施差异化腐败预防控制机制,转变审批人员公共服务动机,阻断腐败发生的中介,深化科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审批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精简优化科技行政审批流程,提高审批集约化程度,以效能提升倒逼腐败发生率下降。
【关键词】科技行政审批 腐败发生率 腐败预防 科技公共服务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CFX061)
【所属期刊栏目】科技进步与对策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