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可达性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异质性影响
2020-01-20分类号:F299.2;F512.3
【部门】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探究交通可达性提升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异质性影响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78个城市面板数据,采用Meta-RDM模型测度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将其作为衡量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并采用SARAR模型验证了可达性提升对不同层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路径差异。研究发现:城市间交通可达性提升会促进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但作用路径不同;可达性对普通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是通过提升产业集聚及产业结构水平,进而提升技术进步来实现的;可达性对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是通过促进资本要素及劳动力要素的流动和配置进而提升技术效率值来实现的。另外,财政支出占比指标会显著影响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但不利于普通城市的技术效率提升,不利于中心城市的技术进步。在交通可达性提升的背景下,不同层级城市应有不同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策略。
【关键词】交通可达性 城市经济 全要素生产率 高质量发展 Meta-RDM模型 SARAR模型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县域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中的结构红利:基于要素配置视角的测度、分解及其决定研究”(71503173);; 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一般项目“职业技能提升与辽宁省制造业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的促进机制研究”(L16BGL038);; 沈阳市社会科学课题“关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研究:基于技术进步偏向的角度”(SYSK2019-02-06)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与管理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