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28份余甘子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

2020-01-20分类号:S567.19

【作者】邵雪花  刘牛  赖多  肖维强  匡石滋  
【部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农业部南亚热带果树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热带亚热带果树研究重点实验室  
【摘要】[目的]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8份余甘子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其指纹图谱。[方法]从96条ISSR引物中筛选得到9条核心引物,用作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收集的华南地区28份余甘子品种分子标记,利用UPGMA聚类分析余甘子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以核心引物UBC809和UBC886组合构建余甘子DNA指纹图谱。[结果]9条ISSR核心引物对28份余甘子样品扩增共得到686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667条,多态率为97.23%。通过聚类分析将28份余甘子样品聚为4类,其中大果油甘和甜油甘5号遗传分化较大,各单独聚为一类,珍珠油甘、甜油甘2号和甜油甘4号聚为一类,其余23个品种聚为一类。利用核心引物UBC809和UBC886组合,成功构建了余甘子DNA指纹图谱,供试28份余甘子品种(系)每个都有一套唯一的指纹图谱编码。[结论]成功构建了28份余甘子种质的指纹图谱,可用于余甘子种质资源的分类与鉴定,同时可用于余甘子杂交新品种选育。
【关键词】ISSR分子标记  余甘子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指纹图谱
【基金】广东省农业厅乡村振兴战略专项“油甘果新品种引进培育示范及矮化栽培技术研究应用”
【所属期刊栏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