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性治理:政策落地如何因地制宜?——以武陵大卡村的危房改造项目为例
2020-01-20分类号:F301.3
【部门】华中农业大学政治与文化研究中心
【摘要】因地制宜是国家政策得以落实的关键,是中国特色的治理经验。现有研究主要针对地方政府自身的特征与行为,而对其产生的结构性条件重视不够。本文试图将其理论解释拓展至制度、政府与社会关系等结构性要素,并建立了"适应性治理"的理论框架。该理论框架从过程逻辑厘清了因地制宜的发生情境、制度空间与实现机制。个案研究发现,武陵大卡村的危房改造项目发生在中央政策与地方实际双重约束的情境下,运作于"松散耦合"的制度结构中,并依赖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委托代理机制。本文的研究表明,因地制宜主要是中国政策实施重视弹性规则的制度产物。
【关键词】适应性治理 政策落地 因地制宜 危房改造 农村环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青年项目“生态宜居目标下农村环境的适应性治理研究”(项目号:18YJC63014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地方政府环境治理风格研究”(项目号:2662017QD031)的阶段性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村观察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