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变迁中的冲突与协调——理论发展回顾与探讨
2020-01-18分类号:F091.349;F321.1
【部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主流经济学的传统是侧重生产和交换,忽视冲突和分配对经济效率的影响。近年来这一趋势开始转变。本文基于效率与公平(配置与分配)不可分性,对冲突和协调影响制度变迁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归纳包含冲突与协调的制度变迁模型。研究表明:(1)制度经济学创立伊始,冲突和协调就是其研究主题;历史制度主义应用"间断均衡"概念分析冲突对制度及变迁的影响,公共政策理论则应用这一概念分析政策过程的稳定和变迁。(2)目前尚缺乏一个完整的制度变迁理论。诺思、奈特、鲍尔斯等初步解释了个体、组群内和组群间三种途径影响制度变迁的过程;奥斯特罗姆分析了多层次嵌套制度中的冲突与变迁的内生问题;诺思、阿西莫格鲁研究了不同社会秩序或制度组合如何控制暴力(协调冲突)问题。(3)基于理论分析,可以探讨一个包含国家作用、社会秩序、认知能力、群体冲突的完整的制度变迁理论,并就中国农地制度变迁问题做进一步研究,以解释农地收益分配冲突、冲突影响农地制度变迁以及农地改革协调冲突等实践问题。
【关键词】制度变迁 配置与分配 冲突与协调 利益群体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中央-地方-农户三者互动关系研究”(16YJA63000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土地市场、土地制度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机制研究:理论建模及实证检验”(10XNJ006)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学动态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