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达地区耕地利用系统健康空间差异与影响因素——以厦门市同安区为例
2020-01-18分类号:F323.211
【部门】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生态系统健康与调控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摘要】以经济发达的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为研究区域,从利用状态、肥力质量、环境质量和产出效益4个方面选取相关指标,构建区域耕地利用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助GIS技术和物元模型,开展1∶50 000比例尺区域耕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分析区域耕地利用系统健康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内超过50%的耕地处于健康水平,超过30%的耕地处于不健康水平,耕地利用系统健康状况空间差异明显.其中健康的耕地利用系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和南部,而研究区北部大部分耕地利用系统的健康状况处于临界状态和不健康水平;祥平街道、大同街道和凤南农场耕地利用系统的健康状况较好,而西柯镇耕地利用系统健康状况较差;旱地利用系统健康状况优于水田和水浇地;距离居民点和交通道路较近区域的耕地利用系统健康状况较好.研究区耕地利用系统健康状况除受有机质、土壤养分和坡度等自然因素影响外,还受区域经济发展、种植模式和结构以及经济区位等人为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经济发达地区 耕地利用系统 健康状况 空间差异 影响因素
【基金】国家农业农村部资助项目(20170011);; 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KJG17014D)
【所属期刊栏目】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