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产权“三权分置”政策解析
2020-01-17分类号:F321.1
【部门】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在国家提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本研究从《资本论》的理论视角解析了"三权分置"政策提出的背景,以政策解读的方式分析了"三权分置"政策的内涵,以文献综述法和实地调研法分析得出"三权分置"政策的利弊,从资源配置理论、例证法和经济系统论等方面提出"三权分置"政策的配套措施。主要结论:(1)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和对平均利润的追逐等五个方面造成了农业的困境;(2)"三权分置"政策的内涵本质上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3)"三权分置"政策通过规模经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形成和土地经营权融资等方式促成农业供给侧改革"降成本"和农产品供需匹配等目标的实现;(4)"三权分置"政策也会造成土地流转抑制、土地所有权主体虚置、土地纠纷和"地租侵蚀利润"等不利于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方面;(5)政策的配套措施包括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和合理的农业补贴等方面。
【关键词】三权分置 供给侧改革 农业改革 土地承包权 土地经营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8BJL08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17D01C031)
【所属期刊栏目】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