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的农村减贫效应:效果与机制

2020-01-15分类号:F323.8;F832.35

【作者】刘锦怡  刘纯阳  
【部门】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  
【摘要】互联网的"泛在性"特征极大地降低了数字普惠金融的供给和使用成本,既有助于拓展农村金融服务覆盖广度和贫困农户使用深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为贫困农户创造了更多经济机会,从而直接或间接减缓农村贫困。为了验证上述判断,本文利用2011~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的减贫效果及其影响机制。研究表明:(1)数字普惠金融不仅能够促进互联网信贷和互联网保险发展(即金融可得性)直接减缓农村贫困,同时也会通过增加个体就业和私营企业就业(即经济机会)间接减缓农村贫困;(2)考察期内,直接增加贫困农户金融可得性的减贫效果整体上优于瞄准当地经济和产业发展为贫困农户带来更多经济机会的减贫效果。鉴于当前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和产业发展现状及贫困农户自身特征,本文认为现阶段我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仍应瞄准以直接增加贫困农户金融可得性为目标。
【关键词】普惠金融  金融扶贫  脱贫攻坚  瞄准机制
【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基地项目(15JD26)
【所属期刊栏目】财经论丛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