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晋西黄土区退耕年限对土壤孔隙度等物理性质的影响

2020-01-15分类号:S152

【作者】刘俊廷  张建军  孙若修  李梁  
【部门】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不同退耕年限林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探讨退耕还林工程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良作用。【方法】以晋西黄土区不同退耕年限的荒草地、纯林地、混交林地为研究对象、以农地为对照,通过野外调查,研究了退耕年限对土壤密度、孔隙度、毛管孔隙度等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退耕地土壤密度随土层深度的加深显著增加,0~60 cm土层平均密度分别为:农地(1.38 g/cm~3)>荒草地(1.27 g/cm~3)>纯林地(1.20 g/cm~3)>混交林地(1.18 g/cm~3),退耕还林后纯林地、混交林地与农地、草地的土壤密度差异显著(P 林地(52.87%)>农地(47.82%)>荒草地(45.97%)。退耕后形成的纯林地、混交林地与农地、草地的孔隙度差异显著(P 0.05)。土壤毛管孔隙度随退耕年限的增加呈显著增加趋势。混交林地、纯林地毛管孔隙度分别为51.21%和50.37%,与农地的毛管孔隙度(45.62%)显著差异。【结论】退耕还林工程能明显改善土壤物理性质,且混交林对土壤改良效果好于纯林。
【关键词】晋西黄土区  退耕年限  物理性质  土层深度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501704)
【所属期刊栏目】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