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断平衡理论视角下70年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变迁分析
2020-01-15分类号:G759.2
【部门】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经历了70年的变迁,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边疆的繁荣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通过对70年来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变迁轨迹的梳理总结,运用间断平衡理论的长期视角分析该政策的变迁过程,可以发现: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经历了从1949年到1965年中央集中模式的平衡期、"文革"时期激进变迁模式的间断期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央集中与地方自主相结合的渐进平衡新时期。这一演变过程呈现出明显的由平衡到短期间断再到长期平衡的演进脉络特征,而且与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以及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也呈现出较强的吻合性,充分体现了教育、人与社会发展之间内在的紧密关联性。
【关键词】间断平衡理论 民族教育 政策变迁 民族团结进步 经济社会发展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