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干热河谷优势灌木养分重吸收率及其C∶N∶P化学计量特征

2020-01-15分类号:S714

【作者】贺静雯  刘颖  余杭  吴建召  崔羽  林勇明  王道杰  李键  
【部门】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省高校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经营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摘要】【目的】探讨干热河谷区灌木植物成熟叶与衰老叶之间的养分重吸收率及其C∶N∶P化学计量特征。【方法】以坡柳、马桑和苦刺为研究对象,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测定并计算其鲜叶、凋落叶的养分含量、重吸收率及其C∶N∶P化学计量比。【结果】除凋落叶N含量表现为马桑>苦刺>坡柳外,鲜叶N、P及凋落叶P含量均表现为苦刺>坡柳>马桑。苦刺N重吸收率最高,坡柳P重吸收率最高。3种灌木鲜叶和凋落叶C∶N、C∶P均存在显著差异性(P <0.05)。3种灌木除鲜叶N含量与土壤中水解氮(AN)含量存在显著相关性外,鲜叶和凋落叶C、N、P含量与土壤中各养分含量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3种灌木除在生长过程中受P限制外,N、P含量均表现为不完全吸收,N、P重吸收率均低于全球尺度上多种陆生植物的养分重吸收率,说明干热河谷坡柳、马桑和苦刺成熟植株通过养分重吸收来适应贫瘠立地的能力弱化,N、P养分保存和自身转移能力较低。
【关键词】干热河谷  优势灌木  鲜叶  凋落叶  重吸收率  化学计量比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90434);; 福建农林大学杰出青年科研人才计划项目(xjq2017016),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创新专项基金项目(CXZX2017111、CXZX2017283);;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9)
【所属期刊栏目】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