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的时空分异及驱动机理研究

2020-01-15分类号:F127

【作者】王雅竹  段学军  王磊  邹辉  杨清可  
【部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基于"空间—要素"的理论框架,综合运用ESDA空间统计、变异系数、基尼系数等方法研究长江经济带1994~2017年经济发展差异时空演变及经济发展阶段判读,运用全局回归(OLS)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分析经济发展差异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和驱动机理。研究表明:(1)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差异从强集聚向弱集聚转变,经历了"萌芽—兴起—繁荣—转型"4个经济发展阶段,并呈现自我建设发展、区域大开发、趋同竞争、产业转型的阶段特征,区域经济呈现"均衡—不均衡—逐步均衡"态势。(2)长三角城市群为核心热点区,成渝城市群和滇中城市群为核心和次核心冷点区。经济发展经历集聚效应和涓滴效应交替,区域经济差异先扩大后减小而趋于均衡,符合"不平衡增长理论"规律。(3)地理加权结果表明,人口集聚、产业结构、外商投资、政府调控、交通发展、科技教育、金融状况是区域经济发展时空演化的正向内在动力,发展成本和地形条件是制约因素。产业结构是核心驱动力,科技教育是重要推动力,地形条件是发展基础。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时,要考虑不同行政区和不同驱动要素的异质性和特殊性。
【关键词】经济发展  时空演变  驱动机理  地理加权回归  长江经济带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11001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085,41601169);;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339);;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61088)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