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国外渔港发展经验与借鉴——以纽约港和普利茅斯港为例

2020-01-10分类号:F326.4

【作者】刘子飞  
【部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摘要】渔港是中国渔业生产的重要部分,其在渔区发展中的作用正在转换。本文通过梳理美国纽约港、英国普利茅斯港数百年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其教训与经验,以期为中国渔港发展提供经验借鉴。研究发现:①中国渔港主要分布于沿海,呈现出与捕捞生产高度相关、庇护所功能为主的特征。②国外渔港发展中面临废弃物排放、产业污染、生物多样性破坏威胁、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等问题。③国外渔港发展的经验包括生态修复与资源保护、加强科学研究、功能多样化、社会化参与等。④新时代,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和渔业生态优先发展阶段,中国渔港应重视渔港人口集聚和废弃物处理、产业污染治理、降低气候变化负面影响、防止外来物种入侵等,同时需提升渔港现代功能、加强研究在决策中的作用、兼顾开发与保护、改革管理体制机制、构建社会化参与机制等。
【关键词】渔港  经验  启示  纽约港  普利茅斯港
【基金】中央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8HY-ZD08);; 农业农村部休闲渔业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9N01);农业农村部软科学课题(2018085);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项目(2018YY-01)
【所属期刊栏目】世界农业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