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何以成为一种贫困观?——基于宁边村的调查研究
2020-01-09分类号:F323.8
【部门】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对贫困人口的贫困观展开研究不仅有利于理解贫困人口的日常生活世界,还有利于提升扶贫政策的政策绩效。笔者在田野调查中发现,宁边村四个族群村民的贫困观是将劳动力与贫困和致贫原因建立因果联系,这种现象放入学术史中检视时是属于小农对劳动力的"自我剥削"。文章从社会结构的进路,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解释了宁边村四个族群村民为什么在理解自身所处的贫困和致贫原因时对自己所拥有和能够支配的劳动力进行"自我剥削"。研究表明,宁边村四个族群村民对劳动力"自我剥削"的社会根源是处于社会结构边缘位置的小农对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制度性歧视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并非是因为他们自觉接受了自决、自立、依靠个人奋斗等来自西方社会的现代性的个体主义话语。
【关键词】小农 贫困观 劳动力 自我剥削 社会结构
【基金】2018年度贵州财经大学校级科研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8XQN03)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