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空气污染、收入水平与居民幸福感
2020-01-03分类号:F126.2;X51
【部门】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摘要】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发展经历表明,经济增长与居民幸福感之间存在着一种倒"U"形关系,即居民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人们的幸福感不仅不会上升,反而可能会下降,这就是所谓的"伊斯特林悖论"。文章利用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从收入和居民主观空气污染角度对该悖论进行了解释。首先,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对环境污染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收入水平越高,居民对空气污染越敏感,因此主观空气污染越严重。其次,收入水平越高,环境污染对居民幸福感的负面影响越大。这是因为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对环境的要求是不同的,高收入者对环境有更高要求;而对于低收入者来说,他们更倾向于通过经济发展提高收入水平,对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则关注不够。因此,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在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同时,更应该关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特别是要协调好不同收入群体对美好生活的异质性需求,从而提高我国居民的整体幸福感。
【关键词】伊斯特林悖论 居民幸福感 主观空气污染 居民收入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ZDA116);;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KYCX17_1092)
【所属期刊栏目】财经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