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规模与结构因素在贫困地区影响的经验证据
2020-01-02分类号:F542;F323.8
【部门】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中央政府对农村公路建设高度重视,农村公路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保障。研究选取县级面板数据,在对贫困县和非贫困县的比较研究中,阐释了农村公路从规模和结构两个维度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机理。研究发现:在当前贫困地区交通条件较为落后的背景下,县、乡、村道规模的增加对贫困地区农业经济增长仍然存在较强的正向影响;贫困地区与非贫困地区的等外公路(主要是村道)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拉动作用极为显著,贫困地区的高等级公路中,二级公路的积极贡献较大,而在非贫困地区,一级公路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较大。在政策方面较有意义的启示是,村道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显著,意味着全国建制村通硬化路政策不仅符合民生的要求,对提高农业总产值、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研究发现二级公路在贫困县的积极影响,为下一步贫困地区农村公路重点投资方向提供可参考的定量研究依据。
【关键词】农村公路 规模 结构 农业经济增长 贫困地区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连片特困地区基础设施减贫效应研究”(17CJY043)阶段性成果;; 陕西省交通科技项目(16-48R)阶段性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问题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