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与“引进来”:银行业对外开放的风险效应
2020-01-01分类号:F832.3
【部门】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银行业的对外开放是把双刃剑,一方面能够引导商业银行与国际接轨、拓宽业务范围与领域,但另一方面也可能产生金融风险、对金融稳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对外开放过程中扬长避短,选择合适的开放"度"非常重要,相关研究可以为我国金融业双向开放过程中预防和控制金融风险提供经验支持和决策参考。本文基于2004年第1季度—2018年第4季度的银行业对外开放和金融风险等宏观数据,构建了系统性金融风险压力指数和不同金融市场风险压力指数,采用TVAR模型检验了银行业对外开放是否存在"度",以及在"度"的两侧金融风险的变化特征。研究结论显示:外资银行资产占比超过临界点后,外资银行进入会增大系统性金融风险,同时也可能导致金融市场风险上升;中资银行海外资产占比超过临界点后,境外投资会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即银行业加大境外投资可能有利于维护金融稳定。
【关键词】银行业开放 开放度 金融风险 TVAR模型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经济新常态下中国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研究”(17JZD015);; 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研究——促进供给侧改革的货币政策调控”(18ZD002);; 国家自科基金国际合作项目“法、金融与经济增长之再考察——中国的变革挑战与英国等国的经验”(71661137003)
【所属期刊栏目】财经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