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籽粒产量对氮磷钾肥的响应
2019-12-28分类号:S567.219
【部门】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菜研究所
【摘要】【目的】为紫苏高产栽培及紫苏新品种推广提供最优施肥指导。【方法】采用三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氮、磷、钾肥对2个紫苏新品种(奇苏2号和奇苏3号)产量的影响,通过构建回归方程及模型解析,优选高产条件的施肥模式。【结果】氮肥是影响紫苏产量最重要的因素,不同品种对磷钾肥响应不一致;奇苏2号和奇苏3号产量(y)对氮(x_1)、磷(x_2)、钾(x_3)的回归模型分别为y=2219.384+405.410x_1+304.926x_2-156.723x_1~2-78.676x_2~2-214.479x_1x_2和y=2048.806+319.535x_1+54.722x_3-63.102x_1~2-113.664x_2~2+76.017x_3~2-69.069 x_1x_2。奇苏2号和奇苏3号氮磷钾施肥量分别为(286.022±25.288)、(139.059±20.819)、(180.000±35.860)kg/hm~2和(338.180±16.617)、(80.923±21.314)、(203.529±24.278)kg/hm~2时,紫苏籽粒产量可达2250 kg/hm~2以上。【结论】采用氮磷钾配方施肥对紫苏增产有显著效果。
【关键词】紫苏 产量 氮肥 磷肥 钾肥 施肥模型
【基金】贵州省科技厅支撑计划项目“山地高效紫苏新品种选育及推广”[黔科合NY字(2016)3052];贵州省科技厅支撑计划项目“紫苏‘叶籽双收’型种质资源创制”[黔科合支撑(2018)2346];; 贵州省人才基地项目“贵州特色植物种质资源利用与创新人才基地”(RCJD2018-14);; 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项目“紫苏a-亚麻酸形成关键基因定位及功能研究”[黔科合平台人才(2019)5656];;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青年基金项目“山地高效耐瘠紫苏种质材料创新”[黔农科院青年基金(2018)24]
【所属期刊栏目】西南农业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