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绿肥苜蓿合理还田提高旱地小麦产量及土壤养分研究

2019-12-28分类号:S512.1

【作者】张晓琪  景豆豆  杨珍平  张春来  高志强  
【部门】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摘要】为合理利用夏闲期光、热和水资源,提高山西南部农业发展的可持续,通过研究种植绿肥苜蓿对后作小麦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探索有助于提高小麦的生产力的苜蓿种植模式。试验为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苜蓿不同播量,分别为7. 5(S),15. 0(M),22. 5 kg/hm~2(L),副区为不同还田日期:9月10日(T1)、9月20日(T2)、9月30日(T3),以常规复种玉米为对照(CK),于后作小麦的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测定农艺性状、土壤养分,并于成熟期测定小麦产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供试夏闲期种植苜蓿各处理下,后作冬小麦的株高、绿叶数、单株干质量及倒二叶长宽,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大播量中还田日期的LT2处理下,有机质、碱解氮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1. 20~3. 38倍和4. 08~5. 42倍。冬小麦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较对照分别提高6. 3%,5. 8%,4. 1%,比对照增产3. 9%。大播量中还田日期的LT2处理更有利于该地区小麦产量的提高,该试验可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苜蓿  还田  小麦  农艺性状  土壤养分  产量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01113);;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项目(201503120);;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3-01-24);; 山西省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1605D131041);; 作物生态与旱作栽培生理山西省重点实验室项目(201705D111007)
【所属期刊栏目】华北农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