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冬小麦晚播、夏玉米晚收增产潜力分析

2019-12-28分类号:S512.11;S513

【作者】吕丽华  董志强  王学清  刘茜  张丽华  贾秀领  
【部门】农业部华北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摘要】为了充分利用周年光热资源,确定河北平原冬小麦适宜播期和夏玉米适宜收获期,在河北藁城进行了冬小麦夏玉米周年试验。冬小麦采用播期×品种二因子裂区试验,夏玉米采用均匀试验设计,研究了小麦产量对播期和冬前积温、玉米产量对收获期的响应特点。结果表明,冀麦585和金禾9123对播期不敏感,适播期较长,冬前≥0℃积温分别在324~560℃和362~566℃均可获得较高的小麦产量。根据藁城多年积温数据,该积温下限对应的日期为10月20日左右。夏玉米产量与播期、收获期均呈线性关系,而不同年份播期和收获期对产量的影响程度不同。玉米生育后期平均气温高于有效灌浆温度(16℃)的截止日期为10月17日,假如玉米收获期由农民传统的9月22日推迟至10月17日,积温可增加476,100℃积温可增产527. 7 kg/hm~2,玉米可有2 511. 9 kg/hm~2的增产潜力。可见,小麦推迟播种时间、玉米延迟收获时间是发挥两季作物均衡增产的重要措施,玉米收获期最晚推迟至10月17日,小麦播种期最晚推迟至10月20日。
【关键词】冬小麦  夏玉米  播期  产量  积温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30090403; 2017YFD0300203)
【所属期刊栏目】华北农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