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光合器官对小麦强势和弱势籽粒产量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2019-12-28分类号:S512.1
【部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农业部黄淮北部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小麦玉米国家工程实验室
【摘要】为了解不同光合器官对小麦籽粒特性的作用,以明确产量和品质的穗粒位差异。以中筋品种济麦22和强筋品种济麦229为材料,于2011-2012年小麦季种植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济南试验基地,通过对穗部遮光或剪掉叶片等6个处理,研究了小麦叶片与非叶光合器官对不同穗粒位籽粒粒数、粒质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个处理对2个品种强势粒和弱势粒千粒质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大于对穗粒数的影响;同时包穗和减掉全部叶片可显著降低2个品种强势粒和弱势粒的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并显著提高蛋白质含量。在单个处理条件下,剪掉旗叶对千粒质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包穗处理。济麦22强势粒穗粒数以及强势粒和弱势粒千粒质量均高于济麦229,而济麦229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更高。不同处理下,2个品种强势粒和弱势粒穗粒数和千粒质量的变化较一致,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与穗粒数和千粒质量相反。因此,提高叶片光合效率的同时,增强穗部等非叶器官的光合能力,对保证籽粒灌浆、培育高产稳产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强势粒 弱势粒 光合作用 千粒质量 高产
【基金】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CXGC2016B0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100601);;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3-01-08);; 泰山学者种业计划建设工程专项
【所属期刊栏目】华北农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