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基于复合指纹识别技术的西藏错那湖东岸风沙来源的定量化分析

2019-12-27分类号:P931.3

【作者】段金龙  谭利华  杜世松  陈长委  伍永秋  
【部门】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摘要】本文通过对西藏错那湖地区基岩、第四纪沉积和风沙堆积的填图和采样,测量其化学元素成分,应用复合指纹识别技术定量化查明风沙沉积的物源组合及其贡献百分比,从而为错那湖地区更科学地进行沙漠化防治提供数据支撑和实践指导。分析结果表明:①使用复合指纹识别技术定量查明了错那湖东侧巴索曲、龙庆南沟和桑曲3个风沙分布区的物质来源,风沙主要来源于湖的东岸和北岸;②错那湖地区风沙的物质来源差异很大,以东岸贡献为主,对3个风沙区的贡献率分别为82.3%、60.4%和10.1%,呈现出自南向北逐渐减小的趋势;③结合青藏铁路分布可知,东岸物源对铁路的威胁最大,北岸物源仅对铁路以东到山坡的狭长区域有一些影响。夏季高温多雨期,巴索曲、龙庆南沟和桑曲3条河流将中上游的冻融、风化形成的细颗粒物质通过流水作用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湖滨区域,来年冬春季干燥大风期时,这些暴露的细颗粒物质被大风输送到东侧形成风沙区,基于这一作用机理的认识,认为本地区风沙对铁路的威胁是持续的、长期存在的。因此,在铁路西侧防沙措施的基础上,还应加强铁路东侧的风沙的治理,并在铁路和山坡之间的狭长地带也设置一些防沙设施。
【关键词】风沙物源  复合指纹识别技术  多元混合模型  贡献率  青藏铁路  错那湖
【基金】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专题(SQ2019QZKK1606);;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课题(2013CB956001)
【所属期刊栏目】资源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