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地区中小城市铁路网络可达性时空演变
2019-12-25分类号:F532.8
【部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摘要】文章运用复杂网络模型和潜力模型对1997—2017年京津冀地区铁路网络变化及随之形成的河北省中小城市可达性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并对2022年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铁路物理网络结构由"两横两纵"成长为"三横三纵",霸州市作为纵横线路交点的中转优势不断强化,固安县的枢纽作用将明显提升;(2)铁路网络密度提高,中小城市直达率提升,高铁沿线大城市的分隔作用被削弱;(3)铁路出行网络路径流量空间分布由均衡式向集中型转变,中小城市点权强度高值向高铁沿线城市转移;(4)铁路出行网络平均路径长度缩短,中小城市之间的可达性差距呈现先缩小再扩大又缩小的波动变化。(5)普通铁路的建设与提速、高速铁路开通是促进区域铁路网络生长和中小城市可达性变化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京津冀 铁路 中小城市 可达性 复杂网络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08378);;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6JCQNJC07600)
【所属期刊栏目】统计与决策
文献传递